慢慢来就好
作者:admin 日期:2012-05-10
来源:Duing-冬忆个人博客
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,内容有多么深邃,就像朴素的衣服简单的模样也可以很漂亮。重要的是心里要安静,要按照内心的想法写出来,追寻自己心的轨迹。就像有些电影,情节就像白开水,但是你喝下去了,会有更多的力气跑下去……
回温州的路上,才发现被台风清洁了的空气,很通透。蓝蓝的天空,铺着一朵一朵的白云。出门时候的烦心,慢慢的散去,在心里告诉自己,“慢”就是快。
在北大读书的间隙,看完了亨利保尔森治理08年金融风暴的回忆录《峭壁边缘》,不由得想起当年罗伯特鲁宾的回忆录《在不确定的世界》。两任高盛联席主席兼CEO,两任美国财政部长,一个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,一个遭遇的是80年一遇的崩盘之灾。保尔森胜在坚定、果敢、快速行动。高盛出来的金融家在担任政府要职后,他们都被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包围。假如杰米戴蒙有机会成为美国财长,他也会有这样的使命感吗?在那些历史性时刻,保尔森背负着不能承受之重的责任,为了赢取一个周末的市场停牌时间踹口气,一直绷紧了弦。历史在他身后慢慢显现,传统意义上的华尔街,已经永远成为金融史的一部分,不会再延续了。而今,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,一个在交易员出身的CEO的领导下日益成为自营交易的超级对冲基金,一个则在来自咨询业的“华尔街外部人”的率领下回归投资银行的金融服务传统,他会成功吗?查克普林斯可是把花旗搞得一塌糊涂后走人的。而高盛,则成为了无数阴谋论者袭击的对象。永远都要记住这一点,在金融业,没有对手就没有交易,没有交易就没有自己。
80码的速度,穿越一块稻田,窗外的阳光撒在绿色的稻杆上,路边的电线杆快速的后退,想起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》海报上的那块稻田,想起2005年我拍过的家乡的稻田,想起《娃妮和俊河》中的那条出车祸的林荫路,想起去年十一在象山港北岸港口那条芦苇路。听张靓颖的歌,随速声控,慢慢提速,渐渐大声。又是9月了,努力不去想去年的此刻,但十一又快近了。跟父亲通电话,好久没有通电话。
上次回来,窝在书房看了一天Virginia Woolf的随笔集。如果以她为镜,在中国找一个像,这个镜像的位置会间于林徽音和张爱玲。从形而下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切换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读Woolf的随笔,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。另外有一本书,有一段时间,我一直放在手包里,就是前经济观察报的设计总监邹波写的《书与画像》。看到《书与画像》这个名字,就知道这个作者,也深受Woolf的影响。Woolf在她的专栏《书与画像》的第一篇中这样开始:米兰达在果园里睡着了,躺在苹果树下的一张长椅上。她的书掉进了草丛,手指却好像还指着这个句子“这个国家确实是世界上姑娘们笑得最欢的一个地方”……
我逛遍了北大校园里的书店,托书店快递回来一捆书。晚上抵达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拆包裹,看书。前几日看到一位本土设计师为一户人家装修的房子,看到2层楼高的一堵墙做成了书架。照片中的书架上还没有一本书。是谁说过,家里有很多藏书,就是一种奢侈。不需要再把书架做得多么豪华。想起一个韩国电影中的场景,他带刚刚认识的她回家,她发现他家里有一堵书墙。她乘他去厨房的当儿,爬上梯子,抽出书架上层的一本书,结果发现大部头书壳的里面,装着一本漫画。现在,iPAD里也装了很多书和杂志,但是我还是喜欢翻开纸张的感觉,即使苹果的工程师把电子书模拟翻页的功能设计得再逼真,它也不是真实的触觉。只是为了这种翻开纸张的感觉,在有可替代性的情况下,变得越来越奢侈。很快就以张五常的方式理解经济假设的不足之处——我的思维方式还算理性,但在行动时往往也是感性的,这说明我们投资方式为什么不会总是赚钱,而消费总是非理性。
最近看了很多不错的电影,有2部台湾小故事,值得推荐。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、仿佛生活节奏特别快的人,非常值得一看以调节身心的台湾小故事。一个就是《第36个故事》,另一个就是《一页台北》。简单的故事情节,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女主角的身上去。找到合适的演员,演对的角色。这个角色,就是演员真实的自己。这是一个启示。你不需要像Woolf那么有才华,你只要演好自己,也会很好看。对自己有信心,你就会很好看:)
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,就像朴素的衣服也可以很漂亮。重要的是心境要安静,要按照内心的想法写出来,就像有些电影,情节就像白开水,但是你喝下去了,会有更多的力气跑下去……
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,内容有多么深邃,就像朴素的衣服简单的模样也可以很漂亮。重要的是心里要安静,要按照内心的想法写出来,追寻自己心的轨迹。就像有些电影,情节就像白开水,但是你喝下去了,会有更多的力气跑下去……
回温州的路上,才发现被台风清洁了的空气,很通透。蓝蓝的天空,铺着一朵一朵的白云。出门时候的烦心,慢慢的散去,在心里告诉自己,“慢”就是快。
在北大读书的间隙,看完了亨利保尔森治理08年金融风暴的回忆录《峭壁边缘》,不由得想起当年罗伯特鲁宾的回忆录《在不确定的世界》。两任高盛联席主席兼CEO,两任美国财政部长,一个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,一个遭遇的是80年一遇的崩盘之灾。保尔森胜在坚定、果敢、快速行动。高盛出来的金融家在担任政府要职后,他们都被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包围。假如杰米戴蒙有机会成为美国财长,他也会有这样的使命感吗?在那些历史性时刻,保尔森背负着不能承受之重的责任,为了赢取一个周末的市场停牌时间踹口气,一直绷紧了弦。历史在他身后慢慢显现,传统意义上的华尔街,已经永远成为金融史的一部分,不会再延续了。而今,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,一个在交易员出身的CEO的领导下日益成为自营交易的超级对冲基金,一个则在来自咨询业的“华尔街外部人”的率领下回归投资银行的金融服务传统,他会成功吗?查克普林斯可是把花旗搞得一塌糊涂后走人的。而高盛,则成为了无数阴谋论者袭击的对象。永远都要记住这一点,在金融业,没有对手就没有交易,没有交易就没有自己。
80码的速度,穿越一块稻田,窗外的阳光撒在绿色的稻杆上,路边的电线杆快速的后退,想起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》海报上的那块稻田,想起2005年我拍过的家乡的稻田,想起《娃妮和俊河》中的那条出车祸的林荫路,想起去年十一在象山港北岸港口那条芦苇路。听张靓颖的歌,随速声控,慢慢提速,渐渐大声。又是9月了,努力不去想去年的此刻,但十一又快近了。跟父亲通电话,好久没有通电话。
上次回来,窝在书房看了一天Virginia Woolf的随笔集。如果以她为镜,在中国找一个像,这个镜像的位置会间于林徽音和张爱玲。从形而下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切换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,读Woolf的随笔,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。另外有一本书,有一段时间,我一直放在手包里,就是前经济观察报的设计总监邹波写的《书与画像》。看到《书与画像》这个名字,就知道这个作者,也深受Woolf的影响。Woolf在她的专栏《书与画像》的第一篇中这样开始:米兰达在果园里睡着了,躺在苹果树下的一张长椅上。她的书掉进了草丛,手指却好像还指着这个句子“这个国家确实是世界上姑娘们笑得最欢的一个地方”……
我逛遍了北大校园里的书店,托书店快递回来一捆书。晚上抵达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拆包裹,看书。前几日看到一位本土设计师为一户人家装修的房子,看到2层楼高的一堵墙做成了书架。照片中的书架上还没有一本书。是谁说过,家里有很多藏书,就是一种奢侈。不需要再把书架做得多么豪华。想起一个韩国电影中的场景,他带刚刚认识的她回家,她发现他家里有一堵书墙。她乘他去厨房的当儿,爬上梯子,抽出书架上层的一本书,结果发现大部头书壳的里面,装着一本漫画。现在,iPAD里也装了很多书和杂志,但是我还是喜欢翻开纸张的感觉,即使苹果的工程师把电子书模拟翻页的功能设计得再逼真,它也不是真实的触觉。只是为了这种翻开纸张的感觉,在有可替代性的情况下,变得越来越奢侈。很快就以张五常的方式理解经济假设的不足之处——我的思维方式还算理性,但在行动时往往也是感性的,这说明我们投资方式为什么不会总是赚钱,而消费总是非理性。
最近看了很多不错的电影,有2部台湾小故事,值得推荐。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、仿佛生活节奏特别快的人,非常值得一看以调节身心的台湾小故事。一个就是《第36个故事》,另一个就是《一页台北》。简单的故事情节,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女主角的身上去。找到合适的演员,演对的角色。这个角色,就是演员真实的自己。这是一个启示。你不需要像Woolf那么有才华,你只要演好自己,也会很好看。对自己有信心,你就会很好看:)
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有多么华丽,就像朴素的衣服也可以很漂亮。重要的是心境要安静,要按照内心的想法写出来,就像有些电影,情节就像白开水,但是你喝下去了,会有更多的力气跑下去……
评论: 3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-
发表评论
N多人说桂纶镁清纯,就是对她无感。长得很寡淡。
伍尔芙超美。阿赫玛托娃也有同类的照片和神韵。